据媒体报道,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西安举行的中国动物伤害救治论坛上介绍,我国每年有万人被猫狗咬伤,被蛇咬伤的人数超过10万,出台动物伤害救治标准非常必要。近年来,我国饲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被动物伤害的人群逐年增加。饲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相应的,流浪动物也就越来越多,流浪动物伤人的事件也并不鲜见。据统计,每年我国仅注射狂犬疫苗的患者就超过万。随着旅游成为许多人的休闲常态,野生动物伤人事件同样在增多,比如蛇、胡蜂、海蜇等动物经常会给一些探险者造成伤害,严重的会导致残疾,甚至丧命。可见,动物伤害救治不可轻视。然而,在动物伤害救治方面,不少普通民众因为对动物伤害的后果缺乏足够的了解,经常凭经验自行处理或不处理,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因为缺乏系统的动物伤害防范、救治宣传资料,乡村乃至不少城镇社区难以开展关于动物伤害的健康知识宣传与讲座,更因没有动物伤害救治标准,无法让居民了解掌握动物伤害的相关知识及处置方法。医院而言,它们在动物伤害救治方面的经验也严重不足。有相关专家介绍,如果被猫狗咬伤或其他野生哺乳动物咬伤,要考虑狂犬病的问题;被蛇咬伤,要考虑中毒的问题;被其他节肢动物咬伤,除了要考虑中毒的问题,还要考虑过敏的问题……当然,所有动物咬伤,都要正确预防破伤风。然而,医院对猫狗咬伤或其他野生哺乳动物咬伤,往往只给患者注射狂犬疫苗,而忽略了破伤风预防和过敏处理。除了这些大的方向,动物伤害救治的具体处理措施,还要根据不同种类的动物而定。可见,出台动物伤害救治标准非常必要。这个动物伤害救治标准,医院、诊所如何救治被动物伤害的民众,还应当包括居民在被动物伤害后,应当如何自救。医院、诊所对动物伤害的救治有了相关标准,才能从一定程度上保障救治门诊的服务质量与处置规范。动物伤害是全球都要面对的公共问题,动物伤害救治的问题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我们也应该在救治标准等方面有所突破,使动物伤害救治逐步向专业化、规范化、普及化方向发展,大幅提高我们的动物伤害救治水平,从而保障民众的生命安全。(燕都融媒体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