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菇勇者,毒蘑菇图鉴请收下

                            

“爱你品种的多样,

爱你富含的营养,

爱你鲜甜的口感,

每年吃一场……

谁说躺在病房的才算英雄。”

近期

改编自《孤勇者》的

野生菌版《菇勇者》火了

眼下高温高湿的气候

让各种野生蘑菇蓬勃生长

食用野生蘑菇的季节又来了

可是

这种大自然的馈赠虽然鲜美

却暗藏着危险

毕竟

人吃了毒蘑菇

可能是这样的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如今

大家对颜色鲜艳的毒蘑菇提高了警惕

但还有很多毒蘑菇

长得其实很“朴素”

例如这些鹅膏属剧毒蘑菇

▼淡玫红鹅膏

▼格纹鹅膏

▼红褐鹅膏

▼灰花纹鹅膏

▼假褐云斑鹅膏

▼芥黄鹅膏

▼裂皮鹅膏

▼锥鳞白鹅膏

(以上图片均由州林科院经济林所提供)

6月18日,宣恩县7人便因食用鹅膏属野生蘑菇发生群体性中毒医院急诊中心抢救。

专家提醒:

慎采慎食野生蘑菇!

发生野生蘑菇中毒应及时送医!

一锅蘑菇惹大祸

6月18日,宣恩县李家河镇村民黄某同亲戚聚餐,看着桌上的一锅野生蘑菇,其中一人提醒:“好像有问题,不能吃。”

当晚,未听劝阻食用了野生蘑菇的7人相继出现腹泻、呕吐、冒虚汗、视力模糊等中毒症状,医院,确诊为野生蘑菇中毒。

6月20日,7医院急诊重症病房(EICU),其中男性4人、女性3人,年龄最大的87岁。

“病人入院时,病情凶险,7人中3人病危、4人病重,处于病情发展期,生化结果均提示肝、肾、凝血功能等多系统受损,考虑诊断为急性毒蕈中毒(鹅膏毒素),为高致死率种类。”医院急诊中心副主任王齐兵介绍。

入院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以副院长王在平为组长的急救小组,给予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清除毒物、药物解毒、维护脏器功能等对症处理。

经过精心救治和护理,7人病情好转,于7月1日康复出院。

毒性强于毒鼠强

“鹅膏类中毒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假愈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看似消失一两天后,又会加重。这非常容易造成误判,如果不及时就医,会导致死亡。”王齐兵介绍。

鹅膏属的一些种类是最常见的剧毒蘑菇,长有菌盖、菌环、菌托。这种“头上戴帽(有菌盖)、腰间系裙(有菌环)、脚上穿靴(有菌托)”的野生蘑菇毒性极强。

(瞪大你的卡姿兰大眼睛,就像这样▼)

引起急性肝损害型的毒蘑菇主要是由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剧毒蘑菇所导致。从中分离出来的鹅膏肽类毒素,属于毒伞肽类毒素,是一种对人致命的毒素,其毒性要强于毒鼠强,可在几天之内摧毁人体的肝、肾,人们会清醒地感受到来自身体的极度疼痛,直至昏迷、死亡。

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毒蘑菇引起的中毒症状明显表现为四个阶段: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和内脏损害期。患者进食毒蘑菇后一般发病较晚,有6至12小时潜伏期。潜伏期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这是急性胃肠炎期。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患者自觉康复,但是患者肝、肾功能开始恶化,此期一般持续1~2天,“自觉康复”这段时期在医学上被称为“假愈期”。假愈期过后,患者重新出现腹痛、带血样腹泻等症状,病情迅速恶化,最后导致身体各器官功能衰竭,5至16天患者死亡。

假愈期常常会让患者、家属或大夫忽视病情的严重性,从而错过最佳救治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中毒后马上就医

“这次是没弄熟,弄熟了没得毒!”被抢救过来的患者的一句话,让医生深感无奈。

“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每年都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慎采慎食野生蘑菇,但每年都会发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人们在采食野生蘑菇的时候,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对野生蘑菇的辨别、采食有一定经验,殊不知‘毒从口入,祸由口生’。”州疾控中心食品营养与学校、环境卫生监测所所长吴让鹏表示。

州林科院经济林所所长顿春垚介绍,目前,我国已报道的野生毒蘑菇有多种。该团队自年以来在全州8县市共采样近份,目前已完成鉴定份样品,其中毒蘑菇达到62种。

有毒蘑菇“黑白双煞”之称的灰花纹鹅膏和裂皮鹅膏在我州均有发现,外观温良无害的条盖盔孢伞、大孢滑锈伞等剧毒种类也分布较广。目前,我州有毒蘑菇占已鉴定种类的16.5%。

由于毒蘑菇的形态多种多样,部分毒蘑菇与食用蘑菇极其相似,菌类专家都很难肉眼辨认,老百姓更是很难根据其形态来鉴别是否有毒,因此每年全国各地都有因凭借“经验”误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发生。仅今年以来,我州就有不少惨痛案例:

6月20日,村民郑某在食用野生蘑菇出现中毒症状后,自己在家硬生生地扛了两天,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在身体医院救治,相继在县、医院住院治疗,但毒素已造成内脏衰竭,无法挽回宝贵生命,同时也给家庭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6月24日上午,州中心血站供血科接到医院“一位中年男子因误食毒蘑菇中毒,需要申请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等血液产品。”仅仅过去40分钟,医院另一例因食用毒蘑菇中毒申请急诊用血的电话。机采科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发出招募通知,爱心人士陆续赶到血站捐献血小板,检验合格后血液医院。

“为了排出毒素,会采取血液置换的方式,需要使用大量血液制品。如果发生野生蘑菇中毒,尽量赶往能医院,避免内脏损伤。”专家提醒,要慎采慎食野生蘑菇,一旦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应及时送医并保留所食蘑菇样品或照片,以便医生对症抢救。

答应我

别被它们“清纯”的外表蒙蔽双眼

千万别做

“菇勇者”

原标题:《别做“菇勇者”,毒蘑菇图鉴请收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qw/11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