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这把火,如何才能烧的更旺

当前,全球5G建设正处于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据GSMA预测,年全球5G用户数会达到16亿。

同时,到年底,5G手机的出货量将实现三位数增长。同时,5G网络建设提速与终端的普及正在对5G技术与应用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5G建设如火如荼以及5G用户数和终端出货量暴增的背景下,也有隐忧——很多消费者即便换成了5G手机却不为5G服务买单的根源是什么?5G在应用端尚未形成大规模破局、全领域应用的症结何在?如何能够进一步降低5G能耗以降本增效?

围绕这些产业与消费者关心的共同话题,爱立信在京举办了“5G技术创新现状及行业洞察分享沙龙”,分享了爱立信消费者实验室的最新研究发现和技术创新动态,对上述话题做了阐释和回应。

铭记承诺不忘初心

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爱立信要做中国数字经济赋能者、5G技术创新推动者、可持续发展共建者

在开场致辞中,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强调了爱立信在中国的角色定位与不变的初心,即做中国数字经济赋能者,5G技术创新推动者,可持续发展共建者。她强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作为一家在中国有着一百多年经营历史的公司和唯一参加了中国1G到5G建设的跨国企业,爱立信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和角色初心从来没有改变,支持中国5G的发展、支持中国网络建设始终是爱立信诚心诚意在做的事情。

爱立信担当“赋能者、推动者、共建者”的背后,是价值观的驱动。吴立东分享了爱立信最新的价值观,即尊爱至诚、专业进取、锲而不舍、诚实守信,这些价值观构成爱立信大厦的“底座”,指导和引领爱立信持续落实对中国市场的承诺。

独具慧眼共赢5G

爱立信东北亚区首席市场官张至伟解读《实现更好5G的五种方法》报告

爱立信东北亚区首席市场官张至伟解读了爱立信消费者实验室最新发布的《实现更好5G的五种方法》报告,报告有五大发现:

发现一:需要弥合知识差距——在调研中,5%的人声称他们使用5G,但拥有的是4G智能手机。33%的国内受访者拥有5G手机,但知道自己用的网络仍然是4G。这说明一些消费者对5G的认知还存在不足,这其中既有对5G概念的混淆,也有对5G到底有什么用的疑惑。

调研还表明,用户对5G认识的越清楚,使用5G的意愿就越强;反之若对5G缺乏了解,使用5G的意愿就比较低,最强和最低之间能有5倍差距。如果运营商、终端商、设备商等能够加深消费者对5G的认知,那么33%的拥有5G手机的用户就很可能在年就转化为真正的5G用户。

发现二:5G推动使用行为的改变——调研发现,与4G用户相比,5G用户在高清流视频上每周要多花2小时,在云游戏上多花1小时。在中国,25%的受访者在升级后减少了在智能手机上的Wi-Fi使用量,全球这一数据为20%。可见,就一些沉浸式的5G应用而言,无论是使用时长、使用频次等方面都较4G有所提升,消费者的习惯一旦培养起来,就很难再改回去。

发现三:5G的室内覆盖非常重要——调研发现,在重要性排序上,5G的室内覆盖重要程度比使用5G网络时的速度或电池续航时间重要两倍,这是提高5G网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也相当于对尚未商用5G的市场发出了预警,即5G网络建设需要室内室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网络性能满意度方面,中国5G用户比4G用户高15%。这是因为早期5G用户的容忍度更高,但随着更多的5G用户加入,满意度和不满意度就会发生变化,而这个规律与4G早期如出一辙。

发现四:虽然中国5G用户对网速满意,但62%希望获得更多创新应用和服务——调研发现,中国消费者对5G较为满意,更愿意向别人推荐,净推荐值为44分,显著高于欧洲、东亚以及中东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净推荐值。韩国消费者5G净推荐值为-43,这也是正常情况。根据经验,4G越成熟的区域,消费者对5G初期的满意度均不高,韩国还存在对5G过度宣传和覆盖不足等问题,因此消费者对5G也产生了较高的期望值。

此外,55%的受访者对5G速度非常满意,但全球70%的人对5G套餐捆绑的业务不满意,62%的中国受访者对5G套餐捆绑服务并不完全满意,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创新服务。对5G套餐捆绑服务不满意的中国消费者相比全球低8个百分点,说明中国的5G服务要更为成熟和活跃。

发现五:如果将有较高影响力的“商业就绪型”用例商业化,中国消费者将为捆绑数字服务的套餐多付45%的费用——爱立信将全球26个流行5G用例分为研发阶段、技术展示阶段、商用就绪阶段。在中国市场,26个流行5G用例中的一半已经具备了商业化的能力,而全球这个比例大约是三分之一。同时,中国消费者也更愿意为5G创新服务多付45%的费用,远高于全球的20-30%。以最佳视角观看体验为例,通过5G,观众可以在现场的任何角落,甚至是电视机前,从任何视角沉浸式的观看比赛或者表演,并愿意为这种5G创新体验支付溢价。

精益求精未来可期

爱立信东北亚区网络产品线部门总监吴日平:爱立信新产品和技术将更轻、更省、更强

吴日平介绍了自今年2月爱立信发布“EricssonSilicon-硅芯科技”全新一代硬件平台以来在技术和产品上新的跨越。“爱立信在年发布了第四代AAS(ActiveAntennaSystem-有源天线系统)产品,重量不到20公斤,新的AAS产品会进一步显著减重,堪称划时代的飞跃。”

在降低5G基站能耗方面,吴日平介绍了爱立信的潮汐功放技术。他指出,为了降低5G基站的能耗,现有软件节能方向以“关断”为主,包括符号关断、通道关断、载波关断、基站休眠等节能方式,在没有话务的时间和区域,节能效果非常出色。爱立信基于硅芯科技研发了潮汐功放技术,通过提升整机工作能效,实现在“非关断”的工作周期内高效节电。基于机器学习和业务负荷跟踪做预测,潮汐功放技术通过动态调整5G基站功放电压,功放节能了20%,5G基站功耗降低了15%。

爱立信进一步将强大的硅芯算力转换为生产力,新一代硅芯提升容量30%,并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的硬件加速能力集成于硅芯科技平台,快速提升现网容量。基于机器智能机器学习移动性的提升,可以实现60%的切换时延提升。AI助力链路自适应可以提升10%-15%频谱效率,引入机器学习的休眠方法将能耗降低了10%到14%,流量触发的移动性可以帮助用户实现超过4倍的效率提升。

吴日平还介绍了爱立信新一代Dot,它支持M/M的大带宽,支持多个系统甚至多个运营商同时使用一个点,有效的降低室内覆盖部署的成本,增加了灵活性。爱立信最新一代室内毫米波单元支持低频段、中频段,高频段,在室内也能创造极致5G体验。

从吴立东谈爱立信在中国的“赋能者、推进者、共建者”的三重角色,到张至伟解读《实现更好5G的五种方法》报告中的五个发现,再到吴日平揭示爱立信技术与产品朝着更轻、更省、更强的方向迈进,爱立信始终在为5G这把火烧的更旺献力献技献策。毕竟,只有产业和消费者更懂得彼此的需求,只有技术驱动5G网络持续变得更好、更强、更省,5G这把火才能烧的更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zhongdu.com/szqw/10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